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数字经济 > 浏览文章

夸克装上“豆包”,阿里巴巴再造一个新物种

2025-10-25
       (原标题:夸克装上“豆包”,阿里巴巴再造一个新物种 记者:庄郑悦)
       10月23日,阿里巴巴正在用一次看似简单却意义深远的产品融合,重新定义AI应用的形态,国内首个搜索与对话融为一体的AI产品来了。
       阿里AI旗舰应用夸克正式上线全新对话功能,将类“豆包”式的自然语言交互能力无缝嵌入其核心体验。这一动作被用户戏称为“夸克装上豆包”——既保留了精准高效的搜索基因,又拥有了流畅自然的对话能力。而这场融合,不只是功能升级,更标志着阿里正在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物种”:一个既不是纯聊天机器人,也不是传统工具,而是“能搜会聊、边问边做”的新一代AI产品。
       搜索与聊天,不再二选一
       过去一年,AI应用市场被明显划分为两类:一类以字节豆包、腾讯元宝等为代表,主打对话和陪伴;另一类如夸克等,聚焦搜索、创作、学习等实用场景。用户常常面临选择:想查资料就用夸克,想闲聊或问开放问题就打开豆包。
       如今,这种割裂正在被打破。新夸克在首页引入对话入口,但与市面上大多数聊天产品不同,它的对话并非孤立存在——每一次提问都能触发背后强大的工具链。比如用户问:“帮我把这篇英文论文的核心观点总结成中文,再做导出成word。”系统会自动调用翻译、摘要、排版等模块,直接输出结果。整个过程无需切换界面,也不依赖外部应用。据了解,夸克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将搜索能力与对话体验融为一体的AI应用。
       为什么说这是“新物种”?
       这个“新物种”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不依赖社交关系链,也不追求泛娱乐化内容分发,而是扎根于真实、高频、高价值的用户任务场景。它没有拟人化形象,也不强调“陪伴感”,而是以极简的交互承载复杂的能力——你问,它答;你提需求,它执行;你划词,它翻译;你截图,它识别。
       它更像是一个“隐形的协作者”:不喧宾夺主,却无处不在;不主动打扰,但随时可用。这种克制而高效的AI体验,恰恰契合了学生、职场人、研究者等核心用户对“生产力工具”的本质期待。
       目前,阿里云与通义大模型虽然在AI基础设施层面技术领先,但缺乏直达消费者的应用载体。而夸克月活已超1.5亿,且以25岁以下年轻用户为主,这部分群体对AI工具接受度高,与对话式AI的目标用户高度重合。今年3月,夸克被升级为阿里AI旗舰应用,成为阿里“AI to C”的拳头级产品,极大提升了战略地位。
       “C计划”加速:
       AI浏览器年内发布,新体验走向桌面
       此次“装豆包”只是阿里“C计划”的一角。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C计划后续打造一款深度融合通义大模型能力的AI浏览器,目标直指重构用户在网页浏览中的信息获取与任务完成方式。
       这一布局与全球趋势高度同步。近期,OpenAI发布ChatGPT Atlas浏览器,试图挑战Chrome的统治地位。而夸克凭借其在PC端的先发优势——据PConline数据,夸克PC端已稳居国内电脑端AI应用下载量第一——正成为阿里在桌面AI战场的关键支点。
       阿里押注的,是下一代交互范式
       在AI竞争从模型层转向应用层的今天,阿里巴巴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不另起炉灶做新App,而是将最前沿的对话能力注入已有高活跃产品的内核。通过“夸克+豆包”的融合,阿里不仅避免了内部产品重复建设,更在用户心智中建立起“一个App解决所有AI需求”的认知。
       当搜索可以聊天,聊天又能干活,工具与对话的边界便彻底消融。这个被“装上豆包”的夸克,或许正是AI应用从“功能时代”迈向“体验时代”的第一个成熟样本。
       而阿里巴巴再造的这个“新物种”,正在悄然改变我们与AI相处的方式。

来源:杭州日报 责编: 

关键字 : 阿里AI应用,夸克+豆包,C计划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