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2025-07-14
(原标题: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钟坚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增强贯彻落实制度的执行力。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风政风社风发生根本性改变,关键因素就是党中央制定并驰而不息实施中央八项规定这一重要制度。抓作风建设、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通过这次学习教育,增强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韧劲,大力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中央八项规定执行机制,用制度巩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最终化风成俗、形成习惯。
织密制度之网。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关键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着力健全制度机制。要加强作风建设顶层设计,健全完善全周期纠治“四风”长效机制,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持续完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持续为基层减负、规范发放津补贴奖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等制度文件,标出“红线”、划出“雷区”,坚决做到令出必行、令行禁止,构建有刚性约束、操作性强、较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针对学习教育中发现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突出问题,要进一步补齐制度短板,堵塞监管漏洞,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及时把集中问题整改中比较成熟、普遍适用的经验提炼上升为制度规章,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协同监督之力。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也要接受群众监督。要深化纪检监察与人大、政协、审计、财会、统计等监督的协作配合机制,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健全调度会商、联动监督等工作机制,推动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成果共享,做实监督全覆盖,释放对“四风”问题的最大监督效能。监督是作风建设的“防腐剂”“探照灯”,要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促进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力量共聚、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妥善处置社会监督反映的各类“四风”问题,让群众对学习教育查摆问题的整治效果可感可及。权力若脱离监管,会沦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约束,针对“四风”问题易发多发领域,深入查找规定执行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完善防范举措,确保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拓展科技之智。AI能以算法模型扫描作风问题蛛丝马迹,用机器学习构建行为预警图谱,让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在数字监督网中无处藏匿。要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强化科技赋能,迭代升级“留置码”、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等数字化应用,持续优化“AI+案件审理”“AI+审查调查”等重点场景应用,完善招投标、国企、民生领域大模型,打造一批好用管用的数字监督场景,持续提升监督精准度和穿透力,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作者单位:杭州市级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
来源:杭州日报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