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2023-08-14
(原标题:为什么要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李鹏)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稳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这个民生头等大事抓好。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就业是劳动者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途径,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让广大劳动者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亿万民众的事业发展,制约着人们的消费潜力和国家宏观经济的需求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以稳定和有质量的就业为条件。在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我们将始终面临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要力促形成经济增长、就业改善和收入增加的良性循环,切实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当前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由于疫情影响,世界各国普遍进入前期刺激和托底政策的消化期,由通胀和加息引发的全球需求收缩短期内难以避免,世界经济依然运行在下行周期。我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措施,但是仍然有一些经营主体没能熬过冷淡的市场环境,许多就业人群不得不进入灵活就业岗位,产生的挤压效应整体上降低了全社会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处在加速成长和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充满了生机活力,但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成熟度还欠缺,产值规模、就业容量和收入占比还有待发展。随着疫情转段、经济恢复、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形势总体回暖。但重点群体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面临较大压力,他们的专业供给能力与发展相对迟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就业需求不相匹配,形成了结构就业困难和部分人才短缺的矛盾,增加了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
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就业状况也会随之起伏。当前我国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青年人的“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工难”并存,稳就业需要持续加力,尤其需要从战略高度谋划经济转型与稳定就业相互促进的政策举措。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外部挑战。加快调整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增强学生就业需求与产业要求的对口匹配度,降低当前供需双方错配的就业压力。加快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调结构和促改革的相关政策,减少各类制度性梗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扩大就业需求、增加就业收入、增强国内消费需求的拉动力。加快优化就业结构和提高培训质量,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政府就业指导要着眼解决普遍性难题和中长期需求,在政策资源和资金使用方式上,更多采用奖励和补贴方式,充分吸引和调动社会和经营主体的灵活性优势,提高就业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来源:学习时报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