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工匠星 > 浏览文章

杭州小众博物馆缘何成“网红”?

2021-09-16
      (原标题:杭州小众博物馆缘何成“网红”? 记者:周雨菲)
      每天早上7点,年近八旬的高继生都会像往常一样,准时到达单位,用抹布轻轻擦拭陪伴了自己多年的“老伙计”,小心翼翼地检查它们的每一个零部件。他的办公地点,位于杭州拱墅区的永和坊小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宝藏地”——中国首家照相机博物馆,杭州高氏照相机博物馆。
      这座不大的博物馆,“藏”着2500多件宝贝,其中,年龄最大的“老家伙”诞生于清代,最远的那位是从英国请回来的。还有不少是和杭州、西湖息息相关的孤品,他们一起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成长。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博物馆能够成为杭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最近这两年,高继生觉得自己似乎离梦想又近了一步,登门拜访的访客明显增多了,还有不少人从国外专程赶来参观。但随着博物馆的日益走红,他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坚持正在为更多人所看见,另一方面也不免感到担子愈发沉重。
      “对于自己承担运营资本的小众博物馆来说,想要维持运作并不容易,今年光我知道的就已经有两家关闭了。”谈起这个话题高继生颇为无奈。根据不完全统计,而杭州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加起来远超100家,其中就包含了像高氏这样的小众博物馆。在他们人气暴涨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坚持?
      各路人士慕名而来
      小众博物馆“火了”

      据高继生介绍,仅今年过去的8个月,照相机博物馆就接待了包括纽约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内的国内外80多所高校的师生。此外,还有一些年轻人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慕名而来。
      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至2020年,中国博物馆的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长至12亿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亿人次,显然,“博物馆游”成为时下最火爆的游览方式之一。伴随着市民对众多博物馆关注度的提高,一些偏小众、冷门、专业的场馆,开始走进大众视野。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温州姑娘谭茵是个新杭州人,上周末,她和朋友相约一起前往河坊街的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参观。“国大城市广场有一家专营店,我逛街的时候曾经去过,正好在那里听到博物馆的消息,就赶紧约着小伙伴一起来了。”小谭说,她平时就比较喜欢逛博物馆和艺术馆,“这还是我第一次参观类似的场馆,比想象中的要震撼,打破了我对小众博物馆的印象,接下来我准备打卡更多类似的地方。”
      与谭茵相比,同样在杭州工作的苏晓韵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博物馆“发烧友”,基本上只要有时间就会去不同的地点打卡,“吴山广场附近有很多‘小而精’的专业博物馆,像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浙江吴越古陶瓷博物馆都在那一片,虽然地方不是很大,但是针对的都是某个方面,一圈逛下来会获得很多有趣的知识。”
      苏晓韵告诉记者,最近这两年她总能在朋友群里刷到身边的人去逛博物馆的消息,“而且大家也会相互交流,还会组团一起去,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是历史专业的,对于古代文化比较了解,每次和她一起逛博物馆,我都可以吸收到新鲜、专业的知识。”在她看来,这些“术业有专攻”的场馆,充满乐趣,让人大开眼界。
      从冷僻到火爆,小众博物馆的走红,不禁让人想问,“吸粉秘籍”究竟是什么?
      花费22个月工资只为一台相机
      “内功”深厚成金字招牌

      区别于综合型博物馆,小众博物馆在规模、藏品数量、品级等方面并不占优势,但它们往往是某一特定领域的“领头羊”,在专业上有着深厚的“内力”,正是这种不可替代性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在古董照相机收藏圈,高继生属于绝对的“隐士高人”,他手中的藏品吸引着无数访客登门,来聆听这些相机背后的故事。
      走进位于永和坊的展厅,两个房间摆满了高氏祖孙三代近80年来的收藏积累。“我这里收藏着自清代以来的2500多件藏品,其中有不少是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孤品,找不出第二台。”
      进门的第一个展柜,陈列着照相机的鼻祖,咱们杭州姑娘黄履于1810发明的“千里眼镜匣”。它的出现,比法国人达盖尔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还要早20年。
      在它的身后,是如今唯一存世的“西湖牌样机”,“相机是我花了4年时间磨下来的,1974年,整整22个月工资加上母亲三枚金戒指凑齐的800块从上任持有者手里买来的,这个价格在当时,可以在杭州买100平方米楼上楼下的房子!”高继生回忆,1993年曾有位台湾老板提着两个皮箱专门登门求取这台相机,但他考虑再三拒绝了。
      在杭州,和高氏照相机博物馆一样“基本功”扎实的小众博物馆还有很多,中国第一座铜雕艺术博物馆就是其中一家。它由“铜雕父子”朱炳仁和朱军岷,耗费150吨余铜,集百年铜艺世家五代传承艺术精华建造而成。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铜屋”。
      “江南铜屋”现有藏品2000余件,包括中国第一套铜家具,朱炳仁首创的紫金刻铜壁画、高温珐琅彩铜壁画、艳丽明快的冷彩画等,这些兼具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的藏品,俨然已经成为该馆吸引游客的“金字活招牌”。
      兼修外功 主动出击
      线上线下多方面发展

      除了“内力”深厚扎实,不少博物馆也开始主动出击。开启线上线下双联动传播渠道也是其触动参观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尽管已经79岁高龄,但是高继生用起微信,拍起短视频来一点儿不含糊。他给自己的博物馆开通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布相关推文,向大家介绍藏品背后的故事,或者是与照相机有关的知识,由他负责讲解的古董相机系列获得1800多万点击量。
      线下渠道的互动同样重要,从1993年至今,高氏照相机博物馆一直给国内外游客免费做相机鉴定和专题讲座。免费鉴定老相机数量超过45000台。夏天早上6点半,冬天早上7点,博物馆准时开门,风雨无阻,雷打不动。高继生一直说,他早到一点,参观的人就能多看一会儿。
      “在进馆或者鉴定相机的游客中,很多人是周边城市的上班族。为了看相机,一大早就在门口等着了,结束之后,他们直接在门口的公交站坐33路公交车去火车东站,坐高铁回去上班。前几天,我就刚刚送走一个上海来的观众。”高继生笑着说。
      与高氏照相机大隐隐于市不同,位于河坊街的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地处商业区中心且不收门票,为了消除公众对于艺术品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博物馆采取了一系列推广活动。“除了结合节日庆典不定期推出铜主题展览外,我们与百度百科合作,上线两档非遗百科栏目,推广铜文化。”
      上周,记者就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朱炳仁讲国粹》即将发布的消息。而这也已经不是朱炳仁·铜第一次参与线上传播渠道了,“在牛年的央视春晚上,由朱炳仁、朱军岷设计的铜五牛就登上舞台,腾讯年度综艺大戏《姐姐妹妹的武馆里》,也能随处可见我们研发的铜艺文创品。”朱炳仁·铜文化事业部副总裁廖润丹说。
      杭城博物馆超150家 生存成不少人的首要问题
      其实,小众博物馆在人气上“更上一层楼”也就这几年的事,根据有关单位的初步调查来看,目前杭州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加起来共有150家左右,可以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在走进这些博物馆以前,很多人心里可能都有一个疑问,究竟什么是“小众博物馆”?
      对此,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张海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类场馆或许规模不大,不在热门景区,展品不多,也很少被大众所知。但是它与综合性博物馆相比,可亲、可近、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专注在一个小精尖的领域,让大众感受专业的魅力。”一般由当地的收藏家或者企业家出资创办,对于这类博物馆来说,如何生存下去,一直是他们需要不断探索的话题。
      走,还是留?这个问题曾3次出现在高继生的面前,从开馆到现在,博物馆一直免费为市民开放,所有的支出全部靠他早年做生意的盈利以及儿子每年的“补贴”,夏天,馆内只有两台电扇在“吱呀吱呀”地打转,为了节约电费,至今没有装上空调。
      但即便如此,想要维持一个场馆的运营,每年的开销差不多在十几万,“照相机的维护需要费用,尤其是这些市面上已经绝版的老相机,找不到生产的工厂,我只能自己找工匠画图定制,往往一个零件就要花几千元。”
      随着年龄的增大,高继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这几年也不断有人向他抛来橄榄枝,去年,南京的一家院校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希望他的博物馆能够“落户”于此,但最后,高继生还是拒绝了。“说实话,我已经80岁了,实在是不愿意背井离乡。更何况当时的拱墅区政府还为我的照相机打造了一个新家。”虽然现在还是很难,但对于博物馆的未来和出路,高继生说他会尽力坚持的。
      为此,记者也咨询了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的相关工作人员,令人感到高兴的是,他们已经进行了前期排摸工作,对全市各个博物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下一步将制定相应的政策。他也期待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小众博物馆大放异彩。
      “互联网+”宣传模式
      提高博物馆的“可见度”

      擦亮这些城市的“明珠”后,如何让他们走得更长更远,是第二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魅力。在这张海报的眼中,小众博物馆是对当地文化的重要补充,“比如综合类的博物馆讲述的是一个完整全面的故事,没有办法对某一个特定的文化进行充分展示,但是这类博物馆却能做到。尤其是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他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面临无人问津的困境,渐渐被遗忘。“要想把这些文化传承下来,不只是靠一个摆放藏品的场馆。”
      如何提高博物馆的“可见度”?
      张海报认为,除了拓展“互联网+”模式下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网站、APP应用等,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宣传矩阵。同时,应加强与专业高校、中小学进行合作,开展“第二课堂”等科普教育活动,为游客深度服务。“把博物馆带回家”,开发博物馆品牌文创品,让文化走进生活,形成品牌效应。
      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严建强则认为此类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能够帮助普通市民了解某一专业的知识,其走红的背后,从某一程度上也反映了市民朋友学习意识的增强和博物馆市场的相对成熟化。“当观众愿意走进这些博物馆,说明大家已经从比较初级的‘看宝’‘寻宝’的心态,转向主动学习了解某一特定事物,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严建强说。
      如何吸引更多参观者纷至沓来?他认为,专门类的博物馆需要在提升社会影响力上下工夫。每一位进入场馆的参观者,都是带着疑问去看的,因此一场好的展览不能只靠藏品堆砌,抓住观众求知的心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样化的展览技术。“不论规模大小,每一家博物馆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传播使命。”
      “博物馆要有体现所在城市、区域特色的展品,通过展品讲述所在地域的故事,在追求数字化的同时也要在实物展品上多下工夫,而非像过去那样千篇一律展示同一类展品,成功的专门类博物馆可以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

来源:每日商报 责编: 

关键字 : 小众博物馆,网红博物馆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