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首页 > 热点访谈 > 浏览文章

城市“老漂族”:放不下的儿女,回不去的故乡

2021-09-26
      (原标题:超五成是“儿孙奴”,近四成经济压力大,三成遭遇“社恐” 记者:王然 见习记者:叶歆 通讯员:赵烜臻、包治芳)
      随着9月初全市小学、幼儿园的开学、开班,承担着孙辈们上下学接送、准备三餐任务的老年人又开始忙碌起来。在这个群体中,有一部分是为了支持儿女事业像“候鸟”一样离开家乡,专程“漂”到杭城照料儿孙辈的老年人,他们被称“杭漂族”。
      据《杭州老龄事业公报》数据,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06.2万,减去上一年公布的174.44万在籍老年人。大致估算外来老龄人口达到30万,占全部外来人口的12%左右。这个数据还在持续增长之中。
      “放不下的儿女,回不去的故乡”,身体和心灵处于“双重漂泊”的随迁老人构成当今老龄化中国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图景。他们承受着可能比年轻人更大生活压力,要克服更多的困难。
      近日,本报联合杭州乐活公益服务中心对“杭漂”老人的现状、困境、需求等发放了4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42份。结合本报记者对“杭漂”老人的实地体察、深度访谈,一起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
      342位“杭漂”老人的342种生活
      “儿孙辈”几乎是所有人的重心

      接受本次问卷调查的“杭漂”老人中,年龄最大的调查对象92岁,年龄最小的50岁。342位“杭漂”老人中,来杭帮子女照顾孙辈的占比50.58%,来杭养老占比15.79%,照顾子女生活和打工分别占比13.45%和12.28%。
      随着杭州城市发展建设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新杭州人来到杭州工作和生活,随之而来的还有帮忙照顾子女和孙辈的老人们。
      以蒋村街道西溪里社区为例,“目前社区外地来杭的老人大约3600人,约占社区总人口18%,绝大部分都是来帮子女照顾孙辈的。从历年社区走访登记情况来看,这个数据正逐年上升。”社区党总支书记包治芳告诉记者。
      据本报调查显示,64.62%的老人在杭居住年数超过8年,2年-5年和5年-8年均占比14.04%,2年以下占比7.31%。
      “我孙子今年10岁,上小学二年级,从他一出生我就来杭照顾他,基本上没有回过老家。”今年65岁的黄姿颖来自山西,她告诉记者,小区里有许多像她一样的‘杭漂’老人,都是孙辈一两岁时过来帮忙带,有些一直照顾到上初中。
      记者实地调查了解到,有许多像黄姿颖一样的“杭漂”老人,虽已来杭多年,但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加上远离亲戚朋友等原因,他们面对着许多困难,始终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本次问卷调查也显示,37.72%的老人觉得在杭生活成本高、经济压力大,31.58%的老人有缺乏朋友和社交困难的困扰,19.88%的“杭漂”老人面临着照顾子女、孙辈压力大的困境,14.04%对目前的“杭漂”环境不适应,2.92%的老人觉得和子女、孙辈相处不融洽,甚至有焦虑、失眠等情况。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朋友缺失、活动范围小……“杭漂”老人们虽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杭州靓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们爱上了这座包容、热情的文明城市。据问卷统计分析,74.85%的老人们对目前的生活状况很满意,想回老家的老人仅仅占比7.89%。
      夫妻分离,异地医保,社交困难……
      “杭漂”老人更需要精神赡养

      每天6点起床做好早饭,7点从菜场回来后再送孙子去幼儿园,下午在家打扫卫生准备晚饭,16点准时去接孙子放学……这就是葛小群每天的生活。
      3年前葛小群为照顾孙辈从老家湖南来到杭州。原本想和老伴一起来杭,但儿子在杭州居住的房子不大,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商量后决定葛小群一人来到杭州,老伴留守在老家。
      老伴身体不太好,担心其身体的葛小群每天视频提醒他吃药。有时她看到老伴一个人一碗白饭就着榨菜咸菜吃,也只能干着急,心疼他不为身体着想。
      “都说老来伴,现在变成了‘老来离’。离孙子小学毕业还有六七年,再次和老伴一起生活估计我们都到古稀之年,怕是连吵架都吵不动了。”葛小群笑着说道,但这笑容里带着些苦涩。
      三代同堂按理说应该是其乐融融,但记者调查发现并非如此,不少老年人和老伴长年分居两地,无人倾诉的痛苦与陌生孤寂的异地环境,让他们身心俱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三科主任陈梅芳介绍,分居两地的老年人因为身处异地,情感无法输出,不能直面交流沟通,很容易遇到一些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的问题。
      “老年夫妻相濡以沫几十年,他们为了家庭和下一代迫不得已两地分居,作为子女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和善待。老人帮忙照顾孙辈并不是他们的义务,应充分尊重老人的意愿,尽可能还给他们一个自由的晚年。”陈梅芳建议,子女在做好老人“物质赡养”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赡养”,多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倾听他们的诉求需求。
      在异地生活,除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就医难”“就医贵”仍是他们当下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报的“杭漂”老人热线电话就收到了一位读者的来电:自己在老家退休,为照顾孙辈跟随子女来到杭州居住。因为医保在老家,生病就医报销比例较低,后续报销流程也非常复杂,常常面临报销周期长、医疗费用高等问题,即使报销后也还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此之外,无法适应节奏快速的城市生活也阻碍了他们融入新环境的进程。两年前从老家金华来到杭州帮忙带孙辈的胡建民,曾是犁地种田的一把好手。但因没上过学,看不懂路牌,平常在杭州的活动范围只在小区楼下和经常去的菜市场。早些年劳作落下了旧疾,他还有腰疼腿麻的毛病,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他时常感觉自己“老了不中用”。
      主动给自己“找乐子”
      才能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老来漂”虽然面临生活方式改变、朋友社交缺乏、经济压力增加、代际关系摩擦等诸多问题,但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对象表示,对目前在杭州生活是满意的。
      今年60岁的刘惠惠来自河南,热心开朗的她不仅加入了小区合唱队,还是社区特聘调解员。“我来杭州7年了,这里早已成为了我第二个‘家’。杭州很美,我最喜欢和姐妹们一起游西湖拍照。”
      克服问题,外在条件改善是助力,关键还要从自身出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大科主任陈斌华建议,“老漂族”首先要找到自我,不要把所有关注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其次,放平心态,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多沟通、多理解下一代的生活方式,学着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主动培养兴趣爱好,更多地走出家门参与兴趣活动,建立起新的社交圈子。
      今年65岁的张贵娇,原是一名小学老师。一退休,她便从武汉“漂”来杭州,从教师变身为带娃保姆。“我一度非常空虚和焦虑,整天闷在家,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她说,当了解社区有个“幸福书院”,不少从外地来的老人会去参加活动,她觉得自己应当尝试做出改变,发掘新的人生价值。
      垃圾分类、五水共治、平安巡防等书院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张贵娇积极参与,她认真的做事风格受到了社团成员的一致好评。文新街道阳光社区“幸福书院”牵头人之一的赖文建说,肉眼可见她整个人精神状态变化非常大,变得越来越开朗。
      刘惠惠、张贵娇是积极“老漂族”的一个缩影。通过调整自身心态,他们主动改变,更快适应新生活、新节奏,发现人生新光彩,并由衷说出:“来杭州生活也很不错!”
      政府引导+社会力量支持
      让“杭漂”老人快乐起来

      “大姐,你也是余姚人啊,太巧了,我们好好聊聊。”前几日,在上城区四季青街道钱运社区开展的关爱“杭漂”老人项目活动上,两位60多岁的阿姨互相结识,因为是老乡且来杭定居的原因相似,她们一见面便打开了话匣子,还相约以后一起参加社区活动。
      如何让“老漂族”们真正快乐起来?除了需要家庭支持,也少不了政府的引导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今年,市民政局将“杭漂”老人纳入重点服务对象之一,设立了关爱“杭漂”老人公益创投项目。本报杭州乐活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乐活公益”)作为项目的承接方,从7月起已进社区开展健康讲座、手工课程、文化之旅、文艺演出等10余场主题及团组活动,丰富“老漂族”的日常生活;还开通了帮办热线,帮助他们化解生活中遇到的困境。
      就在刚过去的中秋佳节,为了让在杭“漂泊”的老人也能感受到团圆节的温馨,乐活公益三城区、五社区联动,开展做月饼、画团扇、看越剧等各种形式的中秋主题活动,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交往,构建新朋友圈,体会到在这座城市的融入感与获得感。
      同时,记者了解到,街道社区也积极站出来,开展活动、提供服务,满足“杭漂”老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以西湖区文新街道为例,该街道阳光社区在2018年6月成立“老漂”临时党支部,让身处异乡的老党员们有地方学习交流和发挥余热;翠苑街道保亭社区从两年前就开始为“老漂”群体专门组织学说杭州话、参访王星记扇厂、家乡菜大PK等活动,加速本地和“杭漂”老人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今年建成的三墩镇“幸福荟”民生服务体内,专设有“老漂工作室”,倾听他们的心事,解决他们的烦恼;祥符街道以阳光老人家在阵地,通过便民服务和老年电大课程,增强“老漂族”的社区认同感。
      市级层面上,杭州也实施多项举措,使“杭漂”老人体会到生活在“宜居天堂”的幸福感。比如,外地老年人前来观光旅游、探亲,只要持有优待证或身份证及其他合法身份证明的证件,都能享受与本地老年人同等的优惠待遇。
      社会学专家建议多管齐下
      为“老漂族”织密社会支持网络

      近日,《光明日报》刊文:《能否善待“老漂族”是出给城市的一道考题》。文中指出,随着老龄化和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像重视“留守儿童”一样,善待城市“老漂族”,已是刻不容缓。目前,多数城市出台的针对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定中,一般只强调对随迁子女的公共服务保障,却鲜见对随迁老人的配套安排。
      据了解,“老漂族”话题在十多年前就已出现。有关善待“老漂族”,完善对“老漂族”公共服务保障的呼吁和建议也已持续多年。近些年,随着医保异地结算等改革的推进,总的看来,“老漂族”能够享受到所在地一定程度的养老服务与养老保障。但是,这一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对相关领域公共服务的改善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教授杨建华指出,让“老漂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不仅是个体幸福感的问题,更事关一个家庭的稳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进一步解决横亘在城乡户籍间的壁垒,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切实让代际支持型随迁老人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就医养老等方面的普惠政策,避免因经济、身体方面的原因造成家庭照料供给不足等,都是急需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完善“老漂族”社会保障制度,拓宽福利覆盖面,增强制度支持是一方面,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同样关键。开放三孩政策实施后,年事更高的老漂族们可能要面临又一轮的带娃重任。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杨建华表示,进一步改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发展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减轻随迁老人抚育幼儿的压力。
      我心安处是故乡。心安,既是内安其心,也是外安其身。通过多方助力、多管齐下,希望“老漂族”能更快地融入“第二故乡”,找到“家”的感觉。

来源:每日商报 责编: 

关键字 : 老漂族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纠错】,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发布
热门文章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